?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5日電 中國是全球物流需求最大的市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冷鏈物流需求穩步增長,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冷鏈物流總額為6.4萬億元,同比增長4.2%

? 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近日,由中國、日本、法國、韓國、英國、德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9個國家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31511:2024發布。廈門市標準化研究院是主要起草單位之一,是我國在冷鏈物流領域牽頭制定的首個國際標準。
? 據悉,該標準為全球冷鏈物流無接觸配送服務提供統一的方向,指引和操作規范一方面可以減少流行病或瘟疫期間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保障貨品在配送過程中的衛生安全,為消費者和配送員提供更加安全的環境。
? 另一方面,隨著無人機、機器人分揀系統等智慧物流技術的發展,智能快遞柜、驛站、代收點等設施的普及,無接觸配送服務也會越發變得高效和便捷,能夠更好滿足電子商務時代下消費者更加精細化和個性化的需求。
? 標準規定了冷鏈物流服務供應商通過無接觸配送方式,將貨品從配送中心配送到消費者過程中應滿足的要求包括:服務供應商要求以及設施設備、作業流程、異常情況處理、追溯、服務評估和質量管理要求
? 什么是無接觸配送?整個配送過程中不存在人與人的直接接觸,以及作業人員與貨物自身包裝或運輸包裝的直接接觸。
? 如何實現無接觸配送?先進的信息技術是基礎、智能倉儲系統是關鍵、無人配送設備是手段、智能快遞柜是支撐。
? 若是流行病或瘟疫期間,配送員的自身防護也是重點。無接觸配送的流程貨物到達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暫存→訂單接收和處理→路線規劃和車輛調度→貨物分揀和裝載→配送→貨物交付和簽收。
?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市標準化研究院推薦院技術骨干,以ISO/TC 315/WG2注冊專家身份參與了該標準的8次國際研討會議,和多次國內研討會議。作為主執筆單位(第一起草人)起草的國家標準GB/T 39664-2020《電子商務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管理規范》和行業標準WB/T 1103-2020《食品冷鏈末端配送作業規范》,也為該標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技術參考。
? 近年來,廈門市標準化研究院在冷鏈物流標準化研究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牽頭及參與起草(含在研)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9項、行業標準5項、地方標準11項,為建立和完善我國冷鏈物流標準體系,推動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國際標準的發布和實施有助于推動我國物流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提升我國在冷鏈物流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冷鏈物流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為主導國際標準制訂貢獻“廈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