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湖北,自古以來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如何將交通樞紐的功能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是湖北錨定的目標。以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為例,這里已初步形成“一日達全國,隔夜達全球”的快貨物流圈。多式聯運和智慧交通正成為湖北推動發展的新動能。

?
??
? 總臺記者凌姝介紹,這里是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一般的機場以客運為主,機場中心位置大多留給了航站樓,用來走人,而在這里,牢牢占據“C位”的卻是75萬平方米的轉運中心,用來運貨。
? 從2022年建成投運到現在,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的國際貨郵吞吐量已經突破11萬噸,國內貨郵吞吐量也即將突破50萬噸。說到這里,您可能會好奇,白天的機場為什么這么安靜?飛機和貨物在哪兒呢?

?
? 當時針撥轉到凌晨一時,屬于貨運機場的忙碌時刻才真正開始。為了充分利用夜間的航線時刻資源,花湖機場的絕大部分貨物搭乘的都是“紅眼航班”。每天的凌晨1時到6時,平均有100架次飛機在這里停靠。5小時內,這里要完成數十萬件快件的卸貨、分揀以及再次裝載,飛機可不等貨,如此高難度的任務如何完成?

?
?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快遞包裹處理系統,轉運中心的智能化輸送帶總長52公里,比跑上一個全程馬拉松還要多10公里,在這條傳送帶上,快件以每秒2米7的速度“沖刺奔跑”,而它們怎么“跑”則由自主研發的分揀管理系統算出的最優路徑。不僅如此,每個環節都有掃描設備對快件的條形碼進行復核,防止快件跑錯路。單件貨物最快五分鐘,最慢半小時就能分揀完畢。而對于機場日漸增長的國際快件來說,快件加速跑的背后則是海關監管流程的創新。

?
? 每天清晨,花湖機場的跑道都將迎來屬于貨運飛機的“早高峰”,從這里起飛,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今年以來,隨著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的航空口岸獲批,國際貨運航線的開通也迎來了“高峰期”,22條國際貨運航線正將九省通衢的湖北織造入通達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的國際航線網絡中,地處中部地區的“空中出海口”正加速打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