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上午,安徽首趟“跨兩海”中歐班列(合肥)正式啟航。這標志著我省首次打通“跨兩海”進入亞歐國家的國際物流南向新通道,對于促進合肥及安徽與亞歐國家的經貿往來具有重要意義。
當日,滿載汽車配件等機械產品以及落地扇、LED路燈等日用品的中歐班列(合肥),從合肥鐵路物流中心鳴笛出發,將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采用鐵水聯運的創新模式,經阿塞拜疆巴庫港、格魯吉亞波季港,兩次下水跨越里海和黑海,最終抵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這一創新性的多式聯運方式,有效避開了傳統陸路運輸的擁堵節點,大幅縮短了運輸時間。在巴庫港,中歐班列(合肥)所載貨物將被分撥至當地和土耳其、格魯吉亞、羅馬尼亞、意大利等國家,比傳統海陸聯運用時節省約1/3。
這是一條貿易往來的新紐帶,不僅縮短了時空距離,還降低了貿易成本。本地的優質產品將能更迅速、更順暢地進入歐洲市場,同時歐洲的特色商品也將更為便利地進入中國,促進雙方貿易的繁榮發展。

這也是一座文化交流的新橋梁,讓合肥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得以走向世界,讓歐洲的多元文化走進我們的視野,一來一往之間,可以增進彼此的交流和認同,為合肥的國際化進程增添豐富的人文內涵。
“中歐班列(合肥)貨值、貨重、滿載率、回程占比等開行質量位居全國班列前列。”合肥物流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參與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不斷拓展南通道布局,能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中歐班列(合肥)多元通道體系,增強境外通道的風險抵御能力,提升穩健發展水平,為合肥市大物流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從2014年6月第1列“合肥號”中歐班列發車以來,十年間中歐班列(合肥)累計開行超4100列,連續四年凈增100列,海鐵聯運班列超32萬標箱,直達18個國家、147個站點城市,“鋼鐵駱駝”駛出了“合肥速度”。今年僅用6個月時間,中歐班列(合肥)開行已達509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