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會議指出,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有利于促進外貿結構優化、規模穩定,有利于打造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
? ?具體措施方面,會議指出,要積極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鼓勵地方立足特色優勢支持傳統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加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為企業提供更多展示對接平臺,持續推進品牌建設。要加大金融支持,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建設,優化監管與服務,積極開展標準規則建設與國際合作。要加強行業自律,引導有序競爭,更好賦能產業鏈上下游發展。
? ?專家認為,該《意見》印證政策支持跨境電商及海外倉力度持續提升,對于跨境電商的發展、傳統外貿企業轉型等具有積極意義。?
?推動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
? ?在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看來,《意見》的通過對跨境電商的發展及海外倉建設具有深遠的積極意義。首先,明確了國家層面對跨境電商新業態的高度重視與支持,為行業提供了明確的發展導向和政策保障,增強了市場信心。其次,不僅促進了傳統外貿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還激發了新興電商企業的成長活力,有助于形成更加多元和競爭力強的市場主體格局。再者,為跨境電商創造了更為便捷高效的運營環境,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整體產業鏈的運行效率。
?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海外倉的建設有助于提高跨境電商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從而促進跨境電商的規模增長和結構優化;同時,有助于增強我國在國際供應鏈和貿易網絡中的地位,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影響力,從而打造新的國際經濟合作優勢。此外,將吸引更多的傳統外貿企業參與跨境電商,有利于培育更多的跨境電商經營主體。
國泰君安最新研報指出,該《意見》是此前政策的一脈相承,印證政策支持跨境電商及海外倉力度持續提升。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健康發展,優化海外倉布局,支持加工貿易提檔升級。今年1月,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將繼續培育跨境電商這個外貿新動能,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鼓勵傳統外貿企業轉型跨境電商,并將出臺《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發展的若干措施》。
??優化海外倉布局
? ?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參與跨境電商進口人數達到1.63億。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進口5483億元,增長3.9%。今年一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9.6%,其中,跨境電商海外倉出口增長11.8%。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跑出了“加速度”。
? ?浙商證券指出,海外倉作為“前置倉”,將發貨、退換貨等跨境電商物流服務本地化,提升運輸時效,保證用戶體驗穩定性。同時,海外倉也是跨境電商重要的境外節點,是新型外貿基礎設施,也是帶動外貿增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國家在海外倉領域出臺政策措施,將持續推動海外倉的建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得益于其明顯優勢,海外倉模式在中國跨境電商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根據商務部近期數據,目前,我國海外倉數量超過2500個。
? 據悉,在近期舉辦的第135屆廣交會首次試行在廣交會堂設置跨境電商綜試區及海外倉展示區,線上平臺集中宣傳16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推動傳統展覽業態與新業態聯動互促。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曾介紹,將繼續完善海外倉的布局,支持外貿企業、物流企業用好這些海外倉資源,提升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水平,讓更多的優質的中國產品更加便捷地直達境外消費者。

?
?
來源:廊坊經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