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2日,節后上班第一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了解到,春節長假(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期間,全行業共完成業務量6822萬件,日均975萬件,業務量和72小時妥投率均高于去年春節,消費者申訴保持穩定,快遞業運轉平穩有序,保障了節日寄遞需求。郵政業安監系統顯示,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順豐、京邦達(京東)、品駿(唯品會)4家企業承擔的業務量占全網業務量的85%,是春節寄遞服務的絕對主力。
? ? 記者了解到,春節是快遞業務一年中的淡季。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快遞單日業務量從此前的“億件級”陡然降至不足千萬件。根據此特點,多家企業采取及時調控業務量、科學調整運力等措施,堅持“有一單,接一單”,確保消費者方便地使用快遞服務。
? ?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圍繞“保平穩、保暢通、保客戶體驗”的總目標,通過補充自有投遞能力、利用社會資源、二線轉一線等方式補充投遞能力,并將分揀端前置,針對大客戶采用直封直運的方式,投遞端充分利用智能快件箱資源,并增配客服人員,保障春節服務平穩有序。順豐采取本地員工值班輪休、錯峰回家等舉措,配備充足的人員以確保收寄件服務的正常運行。京東物流不僅保持“當日達”等時效服務,還為社會合作伙伴提供入倉、分揀和派送服務。品駿對春節前下單的產品,全部正常派送。
? ? 在員工保障方面,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健全完善春節假期員工福利保障制度,提升員工節日幸福感。順豐對假期加班員工除了支付按照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外,額外給予快遞員翻倍的特殊津貼。京東則制定“子女團聚補貼”等一系列激勵政策,解除留守快遞員的后顧之憂。
快遞業堅持“不打烊”,持續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快遞服務的舉措,獲得了社會公眾的高度肯定。大年初一,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專門報道了西藏拉薩一位堅持“春節也送貨”的藏族快遞員的故事,兌現“全年無休”的快遞企業在擦亮自身品牌的同時,也提升了全行業的整體形象。
? ?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其他一些同樣高度依賴進城務工人員的服務性行業不同,快遞業節后已經迅速切換至復工模式,各大企業積極儲備人力、運力,應對節后小高峰。其中,廣東、江蘇、上海、貴州、江西、山西、四川等多地郵政管理部門要求轄區各寄遞企業統籌安排網絡資源,盡快恢復正常生產,應對節后寄遞小高峰,力避“馬鞍效應”。
? ? 在企業方面,各寄遞企業迅速儲備人力、運力,以應對節后小高峰。具體來看,順豐速運總部表示已恢復絕大部分產品運營,節日服務費收取已全部結束;中通多地網點也紛紛舉行了開工儀式,給準時返崗員工準備了現金紅包、車票報銷、返工獎勵等;申通則采用傳幫帶、提前招聘、勞務合作等多渠道、多形式進行人員儲備和招聘,同時提高了薪資待遇和較好的晉升渠道,提升了返崗率;圓通對外來人員較多的城市,組織大巴統一接送,并對準時返崗者給予獎勵,山西圓通還派出100多位快遞員支援北京;百世快遞通過發放春節后返崗“路費補貼”等舉措,激勵春節后員工按時返崗。江西百世快遞通過員工返鄉宣傳、站點推薦、張貼信息等多種形式進行員工招聘,確保人員充足。韻達、速爾等企業則通過調整薪資、補休和輪休等多種方式,改善快遞員的待遇。
?